游客
题文

过 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诗中有画——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3分)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景中有情——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3分) 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中“寒灯”一词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入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请结合后两句诗中具体的词句分析山农的心情?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①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②秦城:指京都长安。③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诗中的“乱”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答: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完成题目。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首词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宋词中的派。“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钟山即事(4分)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住在这里。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诗歌前两句中“绕”和“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