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甲)。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乙)。
材料4:部分岛屿轮廓图(图丙)。
(1)图甲中X大陆是_______________,Y大陆是 。(2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B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2分)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___ ________板块
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分)
(4)③岛在④岛的 方向。(1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此时北京地区正午人影最 。
(2)下表是北京地区连续三天日出日落时间。读表可推断这三天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向 (方向)移动。其间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范围 。(扩大、缩小)
日期 |
Ⅰ |
Ⅱ |
Ⅲ |
日出时间 |
7:05 |
7:07 |
7:08 |
日落时间 |
16:55 |
16:54 |
16:53 |
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
(1)当太阳直射点在b位置时,赤道上昼夜长短状况是;
(南、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是在。
(2)当太阳直射点由d向a移动时,(南、北极)附近极夜范围逐渐缩小;(南、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3)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远)日点附近。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此图表示的是 月 日前后的光照情况。(1分)
(2)此时A点是 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点。(2分)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4)图中ED线表示晨昏线中的 线。(1分)
(5)B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D点的夜长是 小时。(2分)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1)填出图中字母A、C、所代表的地球圈层的名称:A,C。
(2)填出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E为界面,F为界面。
(3)填出图中①所代表的地震波名称:①。
(4)F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活动最激烈的表现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标图中字母)。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
(2)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所示变化有关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标图中字母)。
(3)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它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