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为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主张( )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 | B.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
C.封建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 D.经济出现停滞和倒退 |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
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 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 D.存天理,灭人欲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
A.兵广粮足 |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
C.仁义为重 | D.诚信第一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
A.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D.建立这会主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