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 )
|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
|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
| 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 |
|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享玩代冲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 B.该学者木了解中国历史 |
|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
《烟标收藏入门》(烟标是用于烟草各类制品的包装物,俗称烟盒皮)记载:"1889年,美国人菲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对此我们不能提炼出的有效信息是
| A.反映出近代中国接受了一些西式生活习俗 |
| 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更加注重健康环保 |
| C.我国调整烟标设计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 D.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生活开始趋于法律化 |
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等。因而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还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搞社会主义。上述看法的主要错误在于
| A.单单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问题 | B.只看到内容,没有看到形式 |
| C.没有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问题 | D.用现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 |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如果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
| C.为商业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贸易场所 | D.开辟了联结人类文明的新航线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其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
|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 D.开辟了联结人类文明的新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