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时期,我国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试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以下问题:
(1)清末我国的弱国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2)为摆脱弱国地位,民国政府作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3)我国的弱国地位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又是如何逐步提高的?
(4)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请回答:
(1)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2)试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面两幅图:


请回答:
(1)概括说明列强侵华的特征。
(2)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角度综合分析列强侵略此范围的原因。
(3)我们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在政治思想上呈现出不同特点。
请回答:
(1)清政府在当时政治思想上表现出怎样的特点?简析其原因。
(2)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表现出怎样的特点?简析原因。
(3)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洪仁歼在思想上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简析原因。

毛泽东同志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的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据此回答:
(1)中共的哪些政策具体体现了上述原则?
(2)上述原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上述原则对于今天的统一战线工作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