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垃圾收集点通常放置“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垃圾桶。以下生活垃圾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内的是

A.废报纸 B.塑料瓶 C.果皮 D.易拉罐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盖盖玻片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步骤之一。下图所示各项中,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B.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所示各项中,不参与组成人体的细胞是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题。
苏州某县地处水乡,水稻种植、畜渔养殖和栽桑养蚕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下图是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1.下列有关该县生态农业主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结构合理,合理种养
B.资源彻底开发
C.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资源高效利用
2.构成此农业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分别是
A.猪、鱼消费者 B.人消费者
C.人管理者 D.水稻、桑生产者
3.养蚕是苏州的特色经济产业之一。下列有关家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家蚕是一种昆虫
B.家蚕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C.家蚕有外骨骼
D.家蚕的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4.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在人体中富集。
A.水 B.空气和土壤 C.食物链 D.皮肤接触
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0
1000
8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培养湿度(%)
75%
75%
75%
孵化出幼蚕
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B.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
C.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
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题。
资料一:2014年3月30日上午9点,第五界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月光码头鸣枪开跑。共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本次比赛。
资料二:马拉松比赛当天不能空腹,早晨可以简单吃些馒头、蛋糕、果汁、面包、蜂蜜水之类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另外,赛前要做好热身,主要是肌腱、肌肉、关节等部位的伸展、适应,防止比赛中出现抽筋、扭伤等情形。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要等口渴时再补水,可以每5公里补充150毫升水分;中途通过巧克力、能量棒等可快速吸收的高能食品补充能量。
1.跑步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骨连结就是关节
C.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D.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2.马拉松运动员食用的馒头、蛋糕、巧克力邓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
3.马拉松比赛开始时,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人体的这种活动主要是通过_调节完成。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
A.激素反射 B.激素反射弧
C.神经反射 D.神经反射弧
4.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A.呼吸频率加快,导致能量释放多
B.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
C.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D.运动员体温比普通人高
5.李明同学正巧站在终点观看比赛,发现自己看不清楚远处的景象。经验光检查,确认眼睛所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下列描述其视力状况和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近视配戴凸透镜 B.近视配戴凹透镜
C.远视配戴凸透镜 D.远视配戴凹透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