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有关H7N9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7N9的遗传物质是DNA
B.H7N9的遗传信息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DNA上,这一过程属于基因重组
C.抗体与H7N9的特异性结合需要借助于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
D.H7N9在宿主细胞内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合成聚合酶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胃酸能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学上可称为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特异性免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