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 宋 向子諲①
有怀京师②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释】①向子諲生于两宋之间,前半生亲见北宋社会表面繁荣兴盛,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被贬还乡,居江西临江。向子諲的晚年词作,多抒写淡泊名利的闲适生活情趣,但也常常怀念北宋徽宗时代的繁盛。②北宋都城东京汴梁。这首词打破了结构上分片的定格。前七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京师上元节景象?抒发了什么感情?
最后两句“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营造的?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1,琼彝倒玉舟2。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1.菰黍、昌歜,席间食品。2.琼彝、玉舟,酒壶、酒杯。这首词上片首句,将游赏十三楼时所见湖光山色和席间歌女容貌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写,请结合修辞手法说明。
上片末句为什么提及“古扬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下片末句(“声绕……”)是怎样写出歌声动听、韵味悠长的?
古诗鉴赏
汉江临泛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从整首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之零陵郡次新亭(范云)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沧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
[注] 范云(451-503):南朝齐、梁间诗人。范云由京官而外放,去荒僻的零陵郡任内史,途中在新亭逗留数日,并写下了这首诗。本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
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曲江对酒①
唐·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②。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③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④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霏微,迷濛的样子。③判,读“pā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简析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你认为这样修改之后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 寄公度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①浮生:指人生。②尊:通“樽”,酒杯。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