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
|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
|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回答下列各题。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是()
| A.钢铁 | B.机电 | C.纺织 | D.电子 |
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A.煤市场 | B.碳市场 | C.石油市场 | D.天然气市场 |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
|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
图中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
|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
|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
|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
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和② | B.①和③ |
| C.②和④ | D.③和④ |
下图为2007年丹麦所有风力发电机组一年中风力发电量的变化图.发电量发生季节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哪一因素有关()
|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B.北大西洋暖流的减弱 |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风向的季节变化 |
读2008年10月份我国部分省区的气象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要素地区 |
气温(℃) |
气温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
| 江苏 |
18.8 |
1.8 |
44.4 |
-25 |
| 浙江 |
21.2 |
2 |
66.5 |
-15.8 |
| 福建 |
22.5 |
1.8 |
113.5 |
88.5 |
| 山东 |
15.9 |
1.4 |
26.2 |
-34.6 |
| 湖北 |
18 |
1 |
110.3 |
27.2 |
| 湖南 |
19.5 |
1.5 |
71.4 |
-23.7 |
有关部分省区该月气象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福建遇到冷锋天气 | B.山东洪涝灾害严重 |
| C.江苏不会出现旱情 | D.浙江没有台风登陆 |
该表数据反映出我国的季风气候()
| A.大陆性强 | B.海洋性显著 |
| C.稳定性较差 | D.区域差异不明显 |
下图为2007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H、L分别表示高、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 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
| C.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D.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