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 B.种源丰富 |
C.火山灰深厚 | D.光照充足 |
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均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
B.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
C.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
D.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
水库5月达到最低水位,其原因可能是( )
A.5月入库水量少 | B.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
C.工业用水量增加 | D.为防洪释放水库蓄水腾出库容 |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
A.70 mm | B.160 mm |
C.350 mm | D.440 mm |
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 )
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 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
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
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B.人口分界线 |
C.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
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的差异 | B.海拔高低的差异 |
C.纬度位置的差异 | D.大气环流的差异 |
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 )
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 B.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 |
C.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 D.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 |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乙为“图甲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中山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脉 | B.武夷山脉 |
C.长白山脉 | D.横断山脉 |
图乙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及气温年较差约为( )
A.930米 10 ℃ | B.930米 35 ℃ |
C.2900米 10 ℃ | D.2900米 35 ℃ |
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
D.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
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为()
A.元古代 | B.古生代 |
C.中生代 | D.新生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