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C.西藏和平解放 |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D.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
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 | 魏源 | B. | 严复 | C. | 鲁迅 | D. | 陈独秀 |
下列符合材料中"基本任务"的军事行动是
A. | 挺进大别山 |
B. | 发动辽沈战役 |
C. | 解放北平 |
D. | 解放南京 |
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
A. | 变法维新 | B. | 民主科学 | C. | 团结抗日 | D. | 和平建国 |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B. | 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
C. |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 D. | 讨论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