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
| B.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 D.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
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有度》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谋》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1819年奥斯特已经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他成功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材料读完后,你的结论是
| A.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着社会需要而发展 | B.磁性的运用中国人比不上西方人 |
| C.“电的鼻祖是我们中国人” | D.我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遵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 |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
|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 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 A.经世致用思想 | B.君主批判思想 | C.自由平等思想 | D.重农抑商思想 |
某中学高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 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
| 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反映 | 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
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其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
| A.唯物主义 | B.主观唯心主义 | C.形而上学 | D.客观唯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