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制定和稳定的发展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
1869—1894 |
1894—1908 |
1908—1920 |
1920—1936 |
国内生产商品 |
0.97 |
3.51 |
11.37 |
3.81 |
进口洋货净值 |
3.59 |
6.53 |
5.65 |
1.72 |
合计 |
1.25 |
4.02 |
10.46 |
3.60 |
注释: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可以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以连任。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材料一中的图示反映了英国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材料二中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又如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从而在欧洲第一个开始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光荣革命”还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它用和平手段解决了国家的根本政体问题,从此以后,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暴力冲突。
(2)“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是如何“在和平中得到确立和改造”的?
材料四 1787年的夏天,各州代表汇集费城,为新政府绘就蓝图。这次集会被称为制宪会议。美国当时大部分最重要的人物都汇集于此。华盛顿被选为大会主席,正如他将军队团结在一起一样,他在这里的工作是将制宪会议团结在一起,他使这些人整个夏天都在工作。他们绘制的蓝图最终成为美国宪法。
(3)结合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概括欧美各国建立的新制度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 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三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
代表人物 |
拥有的权力 |
秦国 |
吕不韦 |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
东汉末年 |
曹操 |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
材料四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
职位 |
所享有权力范围 |
明代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不是合法的宰相,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
清代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
(2)材料四 与材料三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唐、宋、明、清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A部门对克林顿弹劾条款的投票结果(1998年12月19日)
条款内容 |
绯闻案中作伪证 |
琼斯案中作伪证 |
妨碍司法 |
滥用职权 |
同意 |
228 |
205 |
221 |
148 |
反对 |
206 |
229 |
212 |
285 |
弃权 |
1 |
1 |
2 |
2 |
结果 |
通过 |
否决 |
通过 |
否决 |
材料二 B部门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向临时主席斯特罗姆宣誓就职主持审讯,100名参议员向伦奎斯特宣誓担任陪审员。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指的A、B部门分别指的是什么机构?A部门的弹劾与B部门的审讯能够进行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或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发展历程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第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朝惩唐朝和五代(梁、唐、晋、汉、周)藩镇割据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
——《朱子语录》
(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进步性。(12)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将“一切收了”的。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