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 |
![]() |
![]() |
![]() |
A |
B |
C |
D |
第三周期元素R,它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达到饱和所需电子数小于次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差,但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
B.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
C.在固态时,R的单质属于同一类型的晶体 |
D.在常温下,R的气态氢化物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甲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 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
A.放电时K+移向负极 |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 = 2H+ |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 = Ni(OH)2+OH- |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50 mL 1 mol·L-1明矾溶液中滴入数滴0.1 mol·L-1Ba(OH)2溶液 Al3++2SO42-+2Ba2++3OH- ="==" Al(OH)3↓+2BaSO4↓ |
B.向KI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氧气:4H++O2+6I-="==" 3I2+2H2O |
C.a mol FeBr2溶液中通入a mol Cl2:2Fe2++2Br-+2Cl2 = Br2+2Fe3++4C1- |
D.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镁溶液:Ca2++ OH-+ HCO3-="=" CaCO3↓+H2O |
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Ag(NH3)2]+、K+、H+、NO3- |
B.滴加酚酞试液仍无色的溶液中:CO32-、K+、ClO-、AlO2- |
C.在c(H+)/c(OH-) = 1×1013的溶液中:NH4+、Ca2+、C1-、K+ |
D.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Na+、NO3-、SO42- |
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易溶于KI溶液,因为发生反应:I2(aq)+I-(aq)=I3-。已知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实验室配制碘水,为增大碘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的KI |
C.用该反应原理可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
D.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