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
C.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
D.雅典人的民主意识十分强烈 |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不必再按旧例由公行承办,“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事实上宣告了清朝政府()
A.废除了公行贸易制度 | B.开始与西方平等外交 |
C.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 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明宪宗实录》记载:“近来京城内外风俗尚侈,不拘贵贱,概用织金宝石服饰……上下仿效,习以成风。”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崛起 |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理学思想受到冲击 |
清代有“天下四大镇”:景德镇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瓷器的最大产地;朱仙镇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汉口镇,明成化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间成为镇。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 | B.工商业发达,地处交通要冲 |
C.专业化工商业城市大量出现 | D.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 |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五谷六畜 | B.自给自足 | C.精耕细作 | D.铁犁牛耕 |
《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出现《政府奏议》中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
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
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
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 |
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