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苏联的《消息报》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外交人民委员的办公室外,西方外交官们为第一个入内而挤成一团,手里都举着一份承认苏联的文件。在不远的街角处,身着星条旗衬衫的山姆大叔探头探脑地向这边望着。该漫画揭示了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B.苏联政权巩固 |
| C.苏联建成了工业国 | D.苏联渡过经济危机 |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
| 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 D.手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
“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在1759年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他这样说主要是为了防止
| A.城乡差别的扩大 | B.工人运动的兴起 |
| C.经济危机的发生 | D.垄断现象的出现 |
“……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认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下列人物中对宙斯威胁最大的是
| A.彼特拉克 | B.牛顿 | C.马丁•路德 | D.达尔文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
|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