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 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由此可知李鸿章
|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 |
|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
| 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
|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
|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 |
|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
|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表明色诺芬
| A.否定神的存在 |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
|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 D.主张将神人性化 |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
|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
|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
|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
下列诗句、观点或现象与当今生态文明观最为贴近的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
| B.“风吹草低见牛羊” |
| C.“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
| D.“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时代的特征,表现为
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 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兴起
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 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