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美好愿望
②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
③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里的反映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表反映了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中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4(%)
1957(%)
贫农、中农
91.4
2.7
集体
8.6
97.3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的是(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三大改造的完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