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 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 , 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 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 ,1958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该是

A.“城市 , 让生活更加美好”;揭示人类已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一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 ”;提醒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如下: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以上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婚礼形式删繁就简 B.依旧带有较浓厚的保守思想
C.恋爱自由成为时尚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图8中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