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 300 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 8 ~ 10 cm。 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实验持续 2 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_________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 _________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_____的复杂性, 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速率。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 _________ (填序号)。
①鸟  ②土壤质地  ③光照  ④水体肥力  ⑤稻田杂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⑦中的[ ]________,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供给。
(3)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 ]________有关。
(4)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填标号),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标号)中。
(5)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6)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__层。

近几年来,电视中常有许多推广能够补充老年人体内铁、钙和锌等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广告,说明了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来自于食物。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有的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合成 ________不可缺少的成分。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300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会出现________症状。
(2)由上述铁、钙在人体中的作用可以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有:
①有的无机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有的无机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

曝光的毒胶囊事件中,问题胶囊铬超标,最高超标90倍。工业明胶中的六价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有资料称,给实验小鼠饲喂重铬酸钾(含六价铬)0.1~0.5 μg/kg可使培养的鼠胚胎细胞产生染色体畸变,从而引起新生个体产生变异。为探究重铬酸钾摄入量的多少对实验小鼠胚胎产生的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可以用胚胎细胞的畸变率,即畸变细胞占所观察细胞的比例来确定),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重铬酸钾晶体,生理状况和年龄相同的实验用雌、雄小白鼠若干只,小白鼠饲料,鼠笼10只。
(二)实验步骤
(1)分组:将实验小鼠平均分成六组,并置于编号为1~6的笼中饲养,各个笼中放同样数量的雌、雄鼠。
(2)饲料的配制:饲喂小鼠的饲料中每公斤分别加入重铬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μg,以配成含有不同剂量重铬酸钾的鼠饲料。
(3)饲养:用以上方法所配制的六种饲料每天分别饲喂六组小白鼠,三周后提供不加重铬酸钾的饲料饲喂小白鼠,每个鼠笼中均保持通风和适宜温度,相同的给水量。
(4)实验结果:对各个鼠笼中产生的鼠仔取相同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观察细胞内的____________是否发生变化,将结果填写入相关的记录表中。
(三)讨论与分析
(5)对鼠仔的分生组织细胞检查前要先染色,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7)请设计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下图①②③表示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图④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④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
(2)图①细胞中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对应于图④的________阶段。图④的丙阶段对应于图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从数量关系分析图④由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由乙→丙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图②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5)若②和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③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_______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________。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