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克斯用饥饿处理后的叶片进行有光无光对照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的结论 |
B.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温特用胚芽鞘尖端处理后的琼脂块和空白琼脂块进行对照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是吲哚乙酸 |
D.蔡斯和赫尔希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后再分别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在发现生长素的研究历程中,詹森用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传
递到尖端下部,他随后还做了进一步的实验,更加肯定了该影响为化学信号的猜想。他所做的
实验是
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A.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 B.实验时环境温度 |
C.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 D.作物细胞液浓度 |
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I、1I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A.吞噬细胞、T细胞、抗原、淋巴因子 |
B.效应B细胞、肺结核杆菌、抗原、抗体 |
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
D.传出神经元、传人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
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断裂,少量精子进人血液,外伤治愈后,发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免疫现象的机理相同。
A.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 |
B.接受移植器官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 |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份的抗体 |
D.注射天花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
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每消耗1分子的ATP,它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形成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
B.Na+-K+泵的跨膜运输使细胞形成外负内正的电位差 |
C.Na+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时需要消耗ATP |
D.Na+-K+泵为静息电位产生储备了细胞内液的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