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一调节光圈一移动标本一转动细准焦螺旋 |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
下图示意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移方向: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光反应,③属于暗反应 |
B.①属于光反应,②和③属于暗反应 |
C.①在叶绿体的片层结构上进行,②、③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
D.①、②、③都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
用大豆新鲜绿叶进行如右图装置的实验,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发现()
A.O2量多于B处 | B.O2量与B处相等 |
C.无CO2和O2 | D.CO2量多于B处 |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A.直接氧化体内有机物 | B.在酶的催化下使水分解 |
C.与反应物中产生的氢结合形成水 | D.与有机物中的碳结合形成水 |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 )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氢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分别用于()
A.氧化氧气和二氧化碳 | B.氧化二氧化碳和氧气 |
C.还原二氧化碳和氧气 | D.还原氧气和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