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5回答20—21题。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 B.热量不同 | C.降水不同 | D.地形不同 |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⑥ | C.⑤⑥⑦⑧ | D.②⑦⑧ |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18—19题。“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 B.青藏高原 | C.珠江三角洲 | D.云贵高原 |
五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A.江南地势低,被海淹没了 |
B.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
C.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
D.“云贵万重山”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 |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4回答16—17题。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 | B.改善气候 | C.分洪与蓄洪 | D.立体开发利用 |
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
C.下游退耕还湖 | D.修建和加固河堤 |
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读图3完成14—15题。决定该地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的是:
A.山区的地势坡度 | B.平原的人口密度 |
C.流域的自然背景 | D.干支流水量变化 |
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使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
C.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
D.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12—13题。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