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3℃。据此回答以下问题。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C.大气的热力运动 |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甲箱温度计显示值比乙箱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
热浪侵袭导致森林火灾频发,2013年至2014年,澳大利亚东南部一些地区森林火灾风险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下图为2014年澳大利亚东南部一次森林大火事件T0至T3四个时间点的卫星影像加以分析制成的,下图的资料是该地区①②③④⑤⑥六个不同区域,在T0至T3四个时间点的森林燃烧状况,据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绘制主要利用下列GIS的哪种分析功能
A.叠图分析 | B.地势分析 |
C.路线分析 | D.区域分析 |
图中⑥处最可能为
A.山峰 | B.山谷 |
C.农田 | D.湖泊 |
下表为2011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的七种作物种植面积资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已知丙为美洲,那么甲、乙、丁、戊依次为
A.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 B.大洋洲、欧洲、非洲、亚洲 |
C.欧洲、大洋洲、非洲、亚洲 | D.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 |
表格反映丙洲的最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热带种植园农业 | B.水稻种植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混合农业 |
人口变动率是指某年度人口数减去上年度人口数的差值与上年度人口数之比。图为深圳市人口变动情况统计,该时间段( )
A.城市总人口数呈下降趋势 | B.户籍人口数呈下降趋势 |
C.2010年非户籍人口总数最多 | D.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
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 B.河流流程长,含沙量大 |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
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优越 | B.矿产资源丰富 |
C.海运交通便利 | D.科学技术发达 |
图为“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
B.受洋流①影响甲处气候类型呈狭长状分布 |
C.洋流②对乙处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D.受洋流②影响,乙处气候冬暖夏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