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右图)。请回答下列各题: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
A.气候、地形 | B.气候、水文 |
C.土壤、植被 | D.植被、自然带 |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
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
某人从赤道以北60干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 B.出发点以西 | C.出发点东北 | D.出发点以东 |
地球上的一点,其南侧是寒带,北侧是温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的地理坐标是
A.北纬66.5°,西经160° |
B.北纬23.5°,西经20° |
C.南纬23.5°,东经20° |
D.南纬66.5°,东经160° |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 |
B.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034/ |
C.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
D.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
该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