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示意一天内不同时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层(指路面最上层)深度的温度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B.14:00时在10cm深度处温度最高
C.表层温度逐渐向下传递,其最大深度为20cm
D.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可以确定的是(   )

A.水泥混凝土比热容小,不适宜作路面建设材料
B.表层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开裂,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做防裂处理
C.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D.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增温最快,应进行洒水降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地政府拟开办一家工厂,在选定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比较如下图。据图完成题。

按主导因素划分,该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原料导向型

假如产品销售价格相同,那么从成本构成看,该工厂应选址(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

读图甲和图乙,图甲 美国农业地域类型示意图 图乙 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回答

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

A.a B.b C.c    D.d

图甲中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的哪处相似(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县2011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本数据。读图完成题。

图甲      图乙
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11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果蔬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
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
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
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