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
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 |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
下列说法和“木桶原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链条的坚固程度取决于它最薄弱的环节
C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D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③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④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人生万物,万物生和!”在大千世界的轮回变幻中无论是生命的哲学还是生存的伦理都互通有无,我国伟大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这种哲学视点在文学意境中的反应分为两类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强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谓之“有我之境”;情感比较含畜,不动声色的意境为“无我之境”)下列能引发读者深刻的极致共鸣的是
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这主要是说
A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
B社会价值的实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
C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D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
高尔基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的这种时间观说明
A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B矛盾这事物及其各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结的
D矛盾就是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