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整合是现代企业成长和扩张的重要途径,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方式。下列行为既属于资源有效整合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是( )
①甲公司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②甲公司大量投资期货与股票市场
③甲公司与乙公司“强强联合”,提高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
④乙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甲公司的销售网络迅速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图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
A.曲线A1 | B.曲线A2 |
C.曲线A3 | D.曲线A4 |
物价问题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回答2-3题CPI是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的指标,上图为我国居民CPI走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和C点,物价总水平比较稳定,经济发展相对健康 |
B.B点和D点,物价总水平偏高,适宜扩大财政支出 |
C.A点和C点,物价总水平比较稳定,就业压力有所减缓 |
D.B点和D点,物价总水平偏高,应适当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
A点和C点的形成都与当时的金融危机有关,这一现象综合反映
A.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C.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 D.贸易全球化的影响 |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据此回答3-4题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
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一些人成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这说明
A.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C.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千变万化、不可捉摸的 |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据此回答29-30题。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美国天文学家汤博1930年发现了被认为是太阳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但到了1951年,美国人柯伊伯提出太阳系外围可能有一大群小天体绕太阳运行的假说。2005年,不断被发现的小天体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行星定义和冥王星地位。2006年8月24日,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被人们开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从而使太阳系行星数目降为8颗。这说明
A.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永远不会过时 |
B.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C.人们不断制造矛盾,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
D.在实践中推翻真理,是我们永恒的使命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回答25—28题。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