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认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④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中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重要性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水之于人生和社会的意义是广泛的。用之于政治,《荀子》中就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之于军事,则有“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之于交友,则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表明
①水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水在人类的解读中生发出特殊的文化意义
③水是传统文化存在和继承的重要物质媒介
④水的独特性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历经50年不衰。曲作者之一何占豪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可见
①文化创新主要靠作者的聪明才智②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流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产生了很多网络热词,如“给力”、 “神马都是浮云”、“唐骏学位门”、“鸭梨”、“羡慕嫉妒恨”、“涨时代”、“我爸是李刚”等。这些热词,盘点了年度热点,反映了时代特色,记录了社会形态。回答下列各题。2010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给力”、“涨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 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
2010年9月,网上开始盛传“给力”一词,类似于“带劲”、“酷”,顾名思义则是给予力量的意思。素以严肃正统著称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也使用了网络热词“给力”,让不少网民大呼意外。《人民日报》的做法
A.肯定了网络文化是一种优秀文化 | B.尊重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 |
C.将推动网络语言的全面推广普及 | D.有利于中华文化与世界的融合 |
2011年央视春晚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回答下列各题。2011年央视春晚上,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袁慧琴等京剧艺术家与各剧种小演员合演的《薪火相传梨园美》金声玉振,令广大戏迷听得如痴如醉。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堪称国之精粹、艺之瑰宝,是盛开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绚丽之花。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华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久不衰,关键在于能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特色 | B.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 |
C.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 | D.深入群众,贴近生活 |
2011年春晚,因翻唱《春天里》红透网络的旭日阳刚登上兔年春晚的舞台。他们的名气一路飙升,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草根歌手。有人认为,在明星可以制造的年代,旭日阳刚成为当今“大众文化”的代表。这说明
A.最受大众欢迎的是生活化、平民化的文化 |
B.大众文化贴近群众生活,为大众喜闻乐见 |
C.流行文化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
D.大众文化都是流行的通俗的和娱乐的 |
写春联、对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为提升春晚的文化品位,烘托大年夜的喜庆气氛,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通过电视向全国的观众征集春联对句,引起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春晚迎春春不晚”、“《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等春联古意新思,借鉴了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既表达了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这表明
①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②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生命力
③大众传媒为人们传承和享用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