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 |
B.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824 |
C.该分子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 |
D.该物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
下列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稻无氧呼吸各阶段和有氧呼吸各阶段的产物完全不同 |
B.人体肌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可产生CO2 |
C.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可用重铬酸钾检测 |
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产生酒精 |
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
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
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
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
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
C.在第二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死杂菌的部位是( )。
A.接种环、手、培养基 |
B.高压锅、手、接种环 |
C.培养基、手、接种环 |
D.接种环、手、高压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