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数之比,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65岁及≤14岁)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为我国人口生育率和抚养比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完成各题。20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且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 B.养育子女的成本大幅上升 |
C.养老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 | D.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实施 |
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儿童人口数量的时间大致是( )
A.1990年 | B.2000年 | C.2015年 | D.2022年 |
未来总抚养比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导致我国( )
A.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
C.劳动力入口的职业构成变化 |
D.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压力加大 |
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 B.喜马拉雅山 |
C.华山 | D.泰山 |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构造为褶皱 | B.丙地向斜成谷 |
C.乙地背斜成山 | D.丙、丁之间有断层 |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风力侵蚀 | B.丙—冰川侵蚀 |
C.乙—流水侵蚀 | D.丁—人类活动 |
下列岩石中都属于变质岩的一组是()
A.石灰岩、砂岩、玄武岩 |
B.石英岩、花岗岩、页岩 |
C.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
D.玄武岩、页岩、片麻岩 |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被称为“地球的伤痕”,分析回答下列各题。该“伤痕”的成因是()
A.板块张裂 | B.板块碰撞 |
C.流水侵蚀 | D.人类活动 |
该处的地质构造是()
A.地垒 | B.地堑 |
C.背斜 | D.向斜 |
下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 B.差异性 |
C.整体性 | D.相似性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处地形是向斜 |
B.F处地质构造是山谷 |
C.G处不宜修建大型工程 |
D.H处为岩浆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