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
(1)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
(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有力巩固政府;
(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等之原则;
(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1)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
(2)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是指美国的什么政策?
(3)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
(4)该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请根据提示填写我国外交成就简表:
时间 |
外交成就 |
20世纪50年代 |
|
20世纪70年代 |
|
20世纪90年代 |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被称为“20世纪中国出现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请回答:
(1)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标志性事件 |
发生年代 |
杰出领袖 |
指导思想 |
|
第一次巨变 |
辛亥革命 |
1911年 |
孙中山 |
三民主义 |
第二次巨变 |
新中国成立 |
|||
第三次巨变 |
改革开放 |
(2)简述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这两次历史性巨变的主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日本历史上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而进行的重要改革史称什么?
(2)该改革有哪些主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中出现的现象得益于党召开的哪一次会议?
(2)材料中农民“特有的首创精神”指什么?
(3)除深圳外,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
(2)这些失误有何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