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 B.陆九渊 |
C.李贽 | D.顾炎武 |
下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
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 |
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 |
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功用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