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断 尺
星期天,我和申明等几个同学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举行的数学比赛。
预备铃打响了,离比赛还有五分钟了。我打开了书包,拿出文具盒。咦!尺子呢?我翻遍了书包、文具盒,也不见尺子的影子。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嘴里不断叹气。
“徐斌,找什么呢?”坐在我身后的申明看见我这副模样,关心 地问。“尺子!我忘带尺子了„„”我坐在位子上,望着文具盒发呆。额头上渗出汗珠。猛听背后“咔嚓”一声,我惊奇地回头一看,申明将漂亮的塑料尺折成两段,把其中一截递给了我。“这„„”我深情 地望了望申明,紧紧握住断尺,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考试卷发下来了,我顺利地做完了一题、二题、三题„„第六题是画几何图形的题目。我镇静地拿着断尺,小心翼翼地画出了符合题意的图形。此时,我觉得“断尺”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1.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觉得“断尺”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填一填。
①对“我”的作品,母亲的评价常常是。父亲的评价常常是 ,于是“我”觉得母亲 ,父亲。
②后来我认识到事业的成功既需要又需要。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 。
【拓展运用】
(1)对“我”的诗,为什么母亲说“精彩极了”而父亲说“糟糕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极端断言的一个共同出发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填空:
(1)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_______ ______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精彩赏析阁。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
罐头。
(1)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的。
(2)省略号表达出了:
①
②
(3)“我”为什么给母亲买水果罐头?
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我在本文中抓住了一些重点语句,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是对母亲的_______的描写,我感受到了母亲的_____。
同学乙:“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甲:当我读完“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 ,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感觉到
。
同学乙:是的,当我看到“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心里不仅,而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