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三农”工作的中心是促进农民增收。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我们要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解决“三农”问题。这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A.分清主流和支流 B.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重视内因的作用 D.坚持适度的原则

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