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 ( )
| A.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 B.“中体西用”的观点 |
| 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 D.还政于民的主张 |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 B.“九二共识”的达成 |
|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 A.以鸦片换取白银 | B.以鸦片换取丝茶 |
| C.以白银换取丝茶 | D.以白银换取棉布 |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C.《双十 协定》的签订 |
D.达成《国 内和平协定》 |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 C.辛亥革命 | D.北伐战争 |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
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
|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