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原创)下列加点字词,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辐射奴颜婢膝稗官野史犄角之势 |
B.肉糜披沙捡金为虎作伥棉里藏针 |
C.委屈礼上往来山青水秀金榜题名 |
D.蜂拥委曲求全文过饰非趋之若鹜 |
(原创)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剥削xuē提防dī叱咤风云 chì zhà |
B.拗口ào勾当gōu供不应求 gōng yìng |
C.商贾gǔ逮捕dǎi敷衍塞责 yǎn sè |
D.呆板dāi讣告fù佶屈聱牙 jié áo |
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距其院东五里 |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C.吾其还也 | D.国无主,其能久乎? |
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何可胜道也哉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
B.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C.足以极视听之娱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儿已薄禄相 |
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使毕使于前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③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⑥而今安在哉
⑦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⑧夫晋,何厌之有
A.②④ / ①⑤⑦ / ③⑥⑧ | B.①③④ / ②⑤⑦ /⑥⑧ |
C.③④ / ①②⑤⑦ /⑥⑧ | D.①③ / ②④⑦ / ⑤⑥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