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 B.弃甲曳兵而
C.移其粟于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下列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然而不王者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内(黄河)(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少(增加)
B.以战喻(请允许我)之(动词,击鼓)弃甲曳兵而走(逃跑)
C.五十步而后止(或者) 不违农(季节)不可食(完全,尽)
D.之以桑(种植 )数罟(密网)王无岁(犯错误)

少(更)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王无岁(归咎,归罪)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弃甲(yè)兵生拉硬(zhuàì)不可(shēng)食 (shèng)利
B.洿(wū)池鸡(tún)狗(zhì)之(xù) 狼奔(shǐ)突牲(xù)
C.(yī)帛食肉 (xiáng)序涂有饿(p¡ǎo)而不知(fā)
D.孝(dì)(cù)罟(gǔ) (shù)见不鲜(shǔ)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