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下列空白:
(1)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的电离方程式为: ;
(2)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中性,其离子方程式为 ;
(3)向Na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Ba(OH)2溶液 ,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 ___ __
(4)向Ba(OH)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 _____
(5)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高锰酸钾被还原为硫酸锰(请书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
(1)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中、、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2)糖类可分为、和。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属于。
(3)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
污染 指数 |
首![]() 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城市 |
污染 指数 |
首要 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北京 |
92 |
TS![]() |
II |
济南 |
76 |
TSP |
II |
天津 |
82 |
TSP |
II |
武汉 |
83 |
NOx |
II |
哈尔滨 |
96 |
TSP |
II |
重庆 |
98 |
SOx |
II |
上海 |
74 |
NOx |
![]() |
长沙 |
61 |
TSP |
II |
注:TSP——空气中的飘尘 |
①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以下措施中的
。
A.改善燃煤质量,限制高硫煤炭的开采B.禁止用煤作燃料
C.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向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②汽车尾气(含有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 mol的CO和0.3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
(1) 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mol/(L·min);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2) 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②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③ 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3) 如要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的H2O、0.2 mol的CO2和0.2 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________________mol/L。
(4) 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请结合(1)中的计算结果回答,如果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向方向移动。
有两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内有一个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
起始时向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体积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并使A和B的容积相等。在保持4000C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 SO2+O22SO3。
(1)达到平衡时所需要的时间A容器比B容器,A容器中SO2的转化率比B容器。
(2)达到(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数量不多的等量氩气,A容器化学平衡移动,B容器化学平衡移动。
(3)达到(1)所述平衡后,若向两容器中通入等量的原反应气体,达到平衡时,A容器SO3物质的量分数;B容器中SO3的物质的量分数。(填增大、减小、不变)
在一定条件下,xA + yBzC,反应达到平衡,试填写下列空白: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x之间的关系是。
(2)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方向移动,且A、B的状态中至少有一种是。
(3)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回答下列问题。(用酸的序号填写)
(1)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如果取等体积的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