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
|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
|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
|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是()
| A.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 B.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
| C.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 (《祭十二郎文》) |
|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项羽之死》) |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
|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
| C.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祭十二郎文》) |
| D.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桃花园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项羽之死》)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 B.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
| 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
| D.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岸土赤而壁立(《过小孤山大孤山》) |
|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 |
|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
| D.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滕王阁序》)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疏导”措施,从转变消费观念和出行观念入手,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汽车代步的意义。 |
| B.广州亚运会是一届具有南国风情的祥和精彩的体育盛会,“激情盛会、和谐亚洲”这一核心理念在亚运会期间得到了充分发挥。 |
| C.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胜利闭幕,但是“小白菜”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小白菜”将会出现在大街小巷,继续传递温暖人心的文明馨香。 |
| D.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放宽了对城市发展和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