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据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84万亿美元,增长4.2%,其中出口1.5万亿美元,增长5.4%,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
材料一:
材料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2013年我国先后同冰岛、瑞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至此,我国同外国已签署协议的自由贸易区达到10个,正在商谈的还有6个,共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去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它的建立对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三:为推动上海市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上海市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行政改革举措:对外商投资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管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大部制改革思路精简机构,最大限度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有关政策措施、制度规范在制定和调整过程中,主动征求区内企业意见;率先试点的国内首份负面清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潜规则”变“明规则”;抓紧建设覆盖试验区企业基本信息、运营信息、信用信息的信息共享基础数据库,为投资管理和综合监管制度创新提供支撑。
(1)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上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阐述我国积极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评价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甲型H1N1流感,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防控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行动起来,为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制订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基本原则的?
有人认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就是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让公民都能享受同等的权利。(10分)
阅读下列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设福州城市地铁,是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福州市打造宜居城市的实际行动。2007年,福州市政府组织专家就《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进行商讨和论证。2009年6月福州市政府(地铁办)就地铁建设资金的筹措方案向福州市第13届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年12月,城市福州地铁1号线举行动工仪式,福州人翘首以盼20余年的“地铁梦”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1)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材料二随着福州地铁1号线的建设,福州“地铁经济”呼啸而来。地铁是一个产业链的起点,它的兴建将强力带动就业,为地产、机械、建材、通讯、广告等近30多个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从短期看,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从长期看,有利于解决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打造宜居城市;带动周边的旅游、购物。地铁沿线地段将被“点石成金”,促进福州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说明福州地铁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w
(3)简要说明,福建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福州市地铁决策是正确的价值选择。
材料三2008年以来,集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交流、合作和研讨于一体的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每年一届在福建厦门举行,规模越办越大。
(4)有人认为举办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能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请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
材料一 1905年1月,随同英军入侵西藏的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埃德蒙·坎德勒完成了他的《拉萨真面目》。书中写到:“毫无疑问,喇嘛采取了精神恐怖手法维持他们的影响和政权继续控制在他们的手中。……但是目前,人民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年代,不仅仅是在他们的政体、宗教方面,在他们的严厉措施、巫术、灵童转世以及经受烈火与沸油的折磨方面如此,而且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都不例外。我敢说,在世界历史上顽固和黑暗如此突然暴露在科学的面前是没有先例的。……而对达赖喇嘛无上尊崇、对喇嘛僧人虔诚信奉的所有的善男信女都是些衣衫褴褛的穷人,许多人还是双目失明的瞎子。”
……无论是农奴对其庄园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还是阶级、阶层社会身份和地位的维持,都是通过严酷的刑罚及其所造成的社会恐惧得以固化。
——摘编自《族际认知》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人对旧西藏的观感从鄙夷转向了美化,甚至有人称旧西藏的贫富差别很小,“农奴的生活方式似乎是令人羡慕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自由自在地过着悠闲的生活”。这种“世外桃源”、“人间天堂”的“香格里拉”诱惑,使当代西方一些人心目中的旧西藏形象变得那样令人神往和充满想象。……问题在于,那些对旧西藏的“美好想象”是建立在西藏“独立国”这一政治目标基础上的文化包装。
——摘编自《族际认知》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藏社会的基本特征。埃德蒙·坎德勒将西藏比作“中世纪”,这表明了他怎样的立场?
(2)两个材料中的“西藏观感”,显而易见,第二个是不真实的,为什么?
(3)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三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是中央和各地政府考虑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积极进行土地流转的探索和实验,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效果。如日光温棚,种植草莓、油桃、蔬菜等,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眼下,村民从每亩地可获得租金800元,是以前一亩地收入的4倍,摆脱了土地束缚后,村民更多地从事二、三产业,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此。(4)分析图中青海省主要种植业区分布的区位优势,说出如何让更多土地“转”起来的措施。
(5)地理课上讨论A湖泊近年来水量减少的原因。甲同学说:“利用湖水对庄稼进行灌溉,入湖河流流域的庄稼灌溉用水增多。”乙同学说:“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少。”请你分析说明哪个同学有道理。
材料四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次7.1级强烈地震袭击青海玉树,美丽的高原古城瞬间成为一片废墟,也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牵肠挂肚的焦点。面对如此困难和猝不及防的地震挑战,我国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就动用军队武警与国家专业救援
团队紧密合作,进行了“立体式”救灾行动。国家最高领导人前所未有地提前或者延后外访活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余震中赶到了灾区,探望受灾民众和救援队伍,胡锦涛从巴西峰会赶回北京后,也迅速来到灾区。胡锦涛和温家宝都提出珍惜每一个生命、决不放弃,各路救援队伍进村入户排查搜救,不但争取黄金时间,也争取极限时间,写下了中国地震救灾乃至于世界地震救灾上的新一章。 玉树人也没有让世界失望。在艰困的环境下,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少年,甚至孕妇,不管是藏人还是汉人,在瓦砾下展现出罕见的韧劲,不断出现生命奇迹,激励了救援队伍,也激励了世界。一场空前的灾难反而让中国有机会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僧侣和军人争先恐后携手救人,就是令人难忘的一幕。 玉树的大搜救和许多生还奇迹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是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人道的力量、团结携手的力量,是永久闪光的力量。
(6)结合材料四,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强调救援工作抢救生命,生命至上!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7)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谈谈对灾难中展现出汉藏一家、相濡以沫的同胞情谊的认识。
材料一 2010年4月5日15时40分左右,矿难发生192个小时后,王家岭煤矿115名被困工人成功获救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一天,亿万人民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乃至世界救援史上的生还奇迹。“王家岭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对救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事故当天便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各有关方面迅速行动、密切配合,全力营救井下被困人员。材料二“王家岭奇迹”的创造,离不开“抢救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离不开社会各界同心协力科学施救。为了营救被困人员,王君省长表示,山西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为了保证幸存者得到及时救援,救援人员达到5000多人,所有救助设施都提前备好,一切井然有序;从井口到医院的路线全部打通,形成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河津市距离事发矿区最近,河津市的主要领导杨勤荣、杜中伟要求大家:“人的生命大于一切,救援的工作大于一切,为了153名工友的生命,市委、市政府要人给人,要物出物,要不惜一切代价,动员所有部门和力量,积极参与救援、医疗、善后各项工作!”随即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杨勤荣,市长杜中伟为领导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安全保卫、现场救援、后勤保障、医疗抢救、善后处理、新闻应急等6个小组。该市市领导包干到人,分头负责各项工作,由于准备充分,各路队伍各负其责,井井有条,没有出半点纰漏和差错。在随后的10多天里,全市近3000余人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来,积极完成了事故抢险总指挥部和省、市交办的各项抢险救援任务,在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家属安抚、获救者运送、医疗救治等方面打了一个个漂亮仗。
(1)救援行为的坚决与有效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谈谈救援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抢救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