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可见,国务院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经济学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根本因素
②物价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以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为代表的钱氏家族人才辈出,他们表现出的浓浓的爱国情怀与他们的家庭传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这说明
①教育对人的成长成才起决定作用②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③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
|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 B.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
| C.认识世界要发挥精神的作用 | D.要发挥文化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
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这说明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
|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 D.心灵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烽火硝烟,江山激昂,多少民族苦难,都压不跨中国的脊梁。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