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 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 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 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 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 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 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 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 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