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
C.商业经营观念落 |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
1928年美国法官塔夫特说:“这个国家的联邦和各州宪法把政府权力划分为3个分支。这并非说,3个分支不是同一政府的协调部分,或在其责任范围内,每个分支不可行使其他两个分支的行动权力。在决定它可以从其他分支寻求何种帮助时,这种帮助的范围和属性必须根据常识和政府协调的内在要求来确定。”这表明
A.美国政府机构不是分权政府 | B.政府权力划分违背分权制衡原则 |
C.现实统治需要政府机构相互合作 | D.美国政府要加强中央集权 |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全国政府“应当在一切案件中对各州的法律享有否决权,正如同英国国王在此之前所做的那样。我认为这是十分基本的一点,这是剥夺州主权的最小可能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切在纸面上规定的权力都将无从成立。而且它还将产生各州的内部不稳定。”这表明,麦迪逊主张
A.建立统一的全国政府,维护各州的主权 |
B.在维护各州主权的前提下建立邦联 |
C.在限制各州主权的基础上建立邦联 |
D.中央政府有绝对的权威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
1855年,英国下议院议员查尔斯•伍德写道:“当我(在1825年)初次进入议会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行政管理。我们的法律变更由个别议员提出,并作为非党派问题靠双方议员的联合行动实行。现在,当某个非党派人员提出一项计划时,并非等于自行提出议案,而只是为了唤起政府的注意。”材料主要表明
A.议会中的党派斗争激烈 | B.非党派议员的立法权被剥夺 |
C.政府的职权在不断削弱 | D.内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干预 |
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 | B.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
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 | 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玉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关于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实际上是统而不治 |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
D.内阁如果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