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自强’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随即指出:“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之所以认为“荒谬”,主要是因为
| A.工具方面的西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的西化 |
| B.西方文明已使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严重动摇 |
|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两者根本对立无法兼容 |
| D.不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就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 |
“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是20世纪初中国戏剧运动的旗帜,目的是借“轻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 .”这场戏剧运动的开展主要是缘于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 B.辛亥革命的影响 |
| C.五四运动的爆发 | D.改革开放的进行 |
“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最早找到这把“钥匙”是在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国民党一大 | D.中共七大 |
《现代与传统》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一些岭南人,成了无愧于时代的文化巨子……在鸦片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以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一颗颗启明星在岭南的地平线上接连升起。”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岭南地区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 B.教育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 |
|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早 | D.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美国空军与中国航空一起,以平均每月牺牲飞行员39名和损失飞机11架的代价,坚持41个月,将约70万吨战略物资运往中国战场。这充分说明了
| A.美国政府从来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最坚定的盟友 |
| B.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中国国力的孱弱导致了军事力量的低下 |
| C.美国空军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
| D.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持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 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
| 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
|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
|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