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在《出使日记》卷四中说:“西洋各邦立国规模,以议院为最良,然如美国则民权过重,法国则叫嚣之气过重,其斟酌适中者,惟英德两国之制,颇称尽善。”由此可见他
A.主张借鉴西方政治制度 |
B.对西方政治制度有全面准确的理解 |
C.对清王朝统治极为不满 |
D.认为君主专制最适合中国基本国情 |
毛泽东说:“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灭亡的决定点。”这句话的最主要含义是:
A.希特勒与拿破仑一样,进攻俄国是注定要失败的 |
B.希特勒与拿破仑一样,进攻俄国是侵略战争,侵略者必败 |
C.希特勒与拿破仑一样,灭亡在进攻俄国的过程中 |
D.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同拿破仑在莫斯科的失败一样,在为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
德国陆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
A.进攻英国 | B.莫斯科战役 |
C.进攻基辅 |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1942年苏德战场集中力量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A.莫斯科 | B.斯大林格勒 |
C.列宁格勒 | D.库尔斯克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