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D.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B.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步入全盛时期
C.美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惟一国家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当前世界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

1947年6月,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向包括苏联和东欧的所有欧洲国家发出邀请,拟共同制订一个经济复兴计划,并指出该计划“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这表明美国旨在

A.努力实现其人道主义的援助 B.修复世界市场服务其战略需求
C.避免苏联集团和西方间的分裂 D.促进西欧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

关于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
C.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 D.东欧各国都通过和平的方式发生了剧变

某历史时期西方人把俄国描绘成“魔鬼”。俄国被描绘成这一形象出现于

A.拿破仑战争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冷战”结束后

凯恩斯主义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特种萧条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经济主张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

A.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互为表里
B.主张以计划经济取代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C.其根本目的是缓和劳资矛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彻底否定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