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
|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
小玉米见证大历史,“玉米种子大约随着第一次航行的探险者们来到了欧洲……”,
苏联的某位领导人在改革过程中也“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题中所提及的航海家和
领导人分别是指谁?
| A.达伽马、勃列日涅夫 | B.哥伦布、赫鲁晓夫 |
| C.迪亚士、赫鲁晓夫 | D.哥伦布、勃列日涅夫 |
该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
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
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
苏俄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工业企业经营方式有很大
不同。根据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我们可以推出,这种不同主要表现
在
| A.集中全国的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 B.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扩大经营权 |
| C.国家政权和国外、国内私人资本合作 |
| D.重要工业企业归国家所有和由国家经营 |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
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 C.实行军事化措施 |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