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探索后期、文革前夕的中国面临对内探索遭遇曲折、经济困难,对外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1964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北京工作会议,毛泽东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很重要、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他表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要搞第三线基地,只有那么多钱呀,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
B.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C.“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
D.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
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
C.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
材料:老南京阿德师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去外地出差。他出差前,拿了“江苏地方粮票”到粮管所兑换成“全国粮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出门在外的吃饭问题。有一次他出差北京,看中了一段布料,只是付了钱就买了下来,送给他的爱人。阿德师傅家经济比较宽裕,他到发放票证的部门用高价买了一张自行车票。后来,他又从单位搞到一张电脑票。街坊邻居都说阿德师傅是个能人。材料中共有几处错误()
A.1 | B.2 | C.3 | D.4 |
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江南圣地,钟灵神秀,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人才辈出,下列三位在我国近代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们的共同之处有()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④他们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879年,旅日华侨卫省轩开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火柴厂——巧明火柴厂。下图为该厂生产的一枚火花(火柴盒)。据此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该枚火花最早应发行于20世纪前期②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兴起于东南沿海
③建厂时新式交通工具在我国已广泛使用④早期民族资本家有实业强国的愿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