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批评理性主义“致知”的偏失,他强调人的尊贵品质在于他的“良知良能”,主张人应该从“致知”升华为“致良知”,康德强调:不是上帝制造了像他自己一样自由、平等、博爱的人,而是信奉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需要一个上帝作为其信奉的理性依据,并且这个理性具有超人的上帝属性。在这里,王阳明和康德实际上都
A.反对上帝,自觉理性 | B.强调博爱与平等 |
C.认识自我的纯粹理性 | D.强调理在先气在后 |
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
B.英王是国家名义上的象征,“统而不治” |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国家大权 |
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人权宣言》的相同点有()
A.都是特殊时期的宪法 | B.都强调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
C.都宣布要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 D.都宣布要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A.《资政新篇》 | B.1954年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共同纲领》 |
下列关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独立宣言》是《人权宣言》在美洲的翻版 |
B.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体制 |
C.都以国家的名义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
D.都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