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是
A.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
D.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A.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 的形成主要影响是()
A.政权开放 | B.商业发展 |
C.儒学受抑 | D.武功增强 |
下列属于伽利略对物理学贡献的有()
①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②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③为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②③ |
1920年梁启超从欧洲考察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从材料中可以得出()
A.梁启超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 |
B.梁启超对新文化运动持否定态度 |
C.物质文明的发展会降低人类的幸福感 |
D.五四运动促进了知识分子的觉醒 |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